旧约 - 历代记上(1 Chronicles)第8章
Biànyǎmǐn de zhǎngzǐ Bǐlā, cì zǐ Yàshíbié, sān zǐ yà hā là, |
Sì zǐ nuó hā, wǔ zǐ là fǎ. |
Bǐlā de érzi shì Yàdà, Jīlā, yà bǐ hū, |
Yà bǐ shū, Nǎimàn, yà hé yà, |
Yǐ hū de érzi zuò Jiābā jūmín de zúzhǎng, beìlǔ dào Mǎnáxiá. |
Yǐ hū de érzi Nǎimàn, yà Xīyà, Jīlā ye beìlǔ qù. Jīlā shēng Wūsǎ, yà xī hū. |
Shā hā lián xiū tā èr qī Hùshēn hé Bālā zhī hòu, zaì Móyē dì shēng le érzi. |
Tā yǔ qī hè dé tóngfáng, shēng le Yuēbā, xǐ bǐ yǎ, Mǐshā, Mǎlā gān, |
Yé Wūsī, shā jiā, mǐ mǎ. tā zhèxie érzi dōu shì zúzhǎng. |
Tāde qī Hùshēn gei tā shēng de érzi yǒu yà bǐ tū, Yǐlì bā lì. |
Yǐlì bā lì de érzi shì Xībǎi, mǐ shān, shā maì. shā maì jiànlì Anuó hé luó dé èr chéng yǔ qí cūnzhuāng. |
Yòu yǒu Bǐlìyà hé Shìmǎ shì Yàyǎlún jūmín de zúzhǎng, shì qū zhú Jiātè rén de. |
Yà xī yuē, s Hāshā, Yélìmò, |
Xībādìyǎ, yà là dé, yà dé, |
Mǐjiālè, yīshībā, yuē hā dōu shì Bǐlìyà de érzi. |
Xībādìyǎ, Mǐshūlán, Xīxī jī, Xībǎi, |
Yī shī mǐ lái, yī sī Lìyà, Yuēbā dōu shì Yǐlì bā lì de érzi. |
Yǐlì nǎi, xǐ lè taì, yǐ liè, |
Yàdàyǎ, Bǐlā yǎ, shēn là dōu shì Shìmei de érzi. |
Yī shī bān, Xībǎi, yǐ liè, |
Hā ná ní yǎ, Yǐlán, ān tuó tí yǎ, |
Yī Fú dǐ yǎ, Pínǔyīlè dōu shì s Hāshā de érzi. |
Shān shì lái, shì hā lì, Yàtālìyǎ, |
Yǎlì xī, Yǐlìyà, Xìjīlì dōu shì Yéluóhǎn de érzi. |
Zhèxie rén dōu shì zhe míng de zúzhǎng, zhù zaì Yēlùsǎleng. |
Zaì Jībiàn zhù de yǒu Jībiàn de fùqin Yélì. tāde qī míng jiào Mǎjiā. |
Tā zhǎngzǐ shì Yàbó dùn. tā yòu shēng Sūer, jī shì, bā lì, Nádā, |
Jī duō, yà xī yuē, sǎ jiā, mǐ jī luó. |
Mǐ jī luó shēng shì mǐ àn. zhèxie rén hé tāmende dìxiōng zaì Yēlùsǎleng duìmiàn jūzhù. |
Ní Er shēng jī shì. jī shì shēng Sǎoluó. Sǎoluó shēng Yuēnádān, maì jī shū yà, yà bǐ ná dá, yīshībā lì. |
Yuēnádān de érzi shì mǐ Lìbā lì ( mǐ Lìbā lì Sǎmǔer xià sì zhāng sì jié zuò mǐ fēi bō shè ). mǐ Lìbā lì shēng Mǐjiā. |
Mǐjiā de érzi shì pí dūn, mǐ lè, tā Lìyà, Yàhāsī. |
Yàhāsī shēng yé hé a dá. yé hé a dá shēng yà là miè, yà sī mǎ wēi, xīn lì. xīn lì shēng mó sǎ. |
Mó sǎ shēng bǐ ní yà. bǐ ní yà de érzi shì là fǎ. là fǎ de érzi shì Yǐlìyà sà. Yǐlìyà sà de érzi shì yà xī. |
Yà xī yǒu liù gè érzi, tāmende míngzi shì yà sī lì gān, bō Jīlù, Yǐshímǎlì, shì yà lì yǎ, é bā dǐ yǎ, Hānán. zhè dōu shì yà xī de érzi. |
Yà xī xiōngdi yǐ shè de zhǎngzǐ shì wū lán, cì zǐ Yēwūshī, sān zǐ shì Yǐlìfǎliè. |
Wū lán de érzi dōu shì dà néng de yǒng shì, shì gōngjiànshǒu, tāmen yǒu xǔduō de zǐsūn, gōng yī bǎi wǔ shí míng, dōu shì Biànyǎmǐn rén. |
历代志上第八章
第 8 章
代上 8:8-10> 旧约中时有多妻或休妻的事,神的心意是怎样的?
8:8-10 此处记载沙哈连休了头两位妻子户伸和巴拉之后,与妻贺得所生的儿子。旧约之中有时记载休妻与多妻之事,却并未严加批判,但这并不表示神轻看休妻之事。“……不可以诡诈待幼年所娶的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休妻的事……是我所恨恶的。”(玛 2:15-16 )主耶稣解释说,因为以色列人心肠刚硬,所以摩西才准许他们休妻。但这并不是神的心意,因为“起初并不是这样”(太 19:8 )。所以不要以为凡圣经中没有严加谴责的事,就都是神所悦纳的。
代上 8:33> 看见别人比自己更蒙神喜悦、祝福,我会有什么反应?
8:33 扫罗是以色列的第一任君王,为人心口不一(他的事记载在撒上 9-31 ,生平介绍见撒上 4 章)。其儿子约拿单跟他完全相反,他虽然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但他深知大卫是蒙神拣选作以色列下一位君王的。他不仅毫不嫉妒,反而帮助大卫逃脱扫罗的追杀。(他的事迹记在撒上 14-31 ,生平介绍见撒上 20 )。──《灵修版圣经注释》
历代志上 历代志上 第八章 注释
8:1-40 便雅悯支派
本章是便雅悯支派的另一份族谱,与 7:6-12的完全不同。
除了名字的差别外,两段的文体也有很大的差异:後者的格式是「乙
是甲的儿子」,而前者则为「甲生乙」。
至於为什麽有这两份不同的族谱?
实在令人费解,可惜圣经没有正面解答这问题,我们只能从旁推测。
首先,便雅悯支派的族谱曾经出现在创 46:21和民26:38-40。这两份家
谱皆出自同一作者摩西。创世记所记录的是列祖时期雅各的家族,而
民数记的则是数百年後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便雅悯支派内各家族的族长
。相似的解释也许可以应用在此处 : 第一, 7:6-12和8章的族谱来自
不同时期 。 其次, 8章的族谱特别记录住在首者的领袖之家世,以及
便雅悯支派所出唯一的王扫罗的家谱。
1-7 便雅悯的子孙
作者的用意是要带出住在迦巴的以忽。
3-5
「基拉」:比拉似乎不可能有两个儿子都叫基拉,学者认为「
亚比忽」应作「以忽、亚比书 ......
的父亲」。
6 「迦巴居民 ......
被掳到玛拿辖」:有关此事史载不详。有学者
认为这事显出部分便雅悯人曾被掳到以东(参1:40);又有学
者认为这显示迦巴的原居民曾被便雅悯人驱逐至犹大的玛拿辖
(参2:52, 54)。
7 亚希亚在原文的写法与亚何亚(4)
差不多完全相同,故此乃
缦、亚希亚这二人的名字很可能是抄录时误置於此( 参3-5注
)。
8-12 寄居摩押地的以色列人
有关沙哈连家族的历史,资料不详。南部的以色列人遇到天灾人祸时
往往迁居摩押(参得 1章; 撒上22:3-4)。
12
「建立阿挪和罗德」:这二城曾出现於古埃及的记录上,故此
处所指实乃重建二城的事。拉2:33提到:被掳後归回居於此二
城的是原来居民的子孙,至於他们的祖先何时迁居则史载不详。
13-28 便雅悯支派的族长
本段接续 7节,记载本支派中一些重要领袖的名字。
14
「亚希约」:七十士译本作:「他们(比利亚和示玛)的兄弟
」。
18 「以利巴力」:与11节的并非同一人。
21 「示每」:应作「示玛」(13)。
27 「耶罗罕」:即14节的「耶利末」。
29-40 居住在基遍附近的便雅悯人
本段记载的家族都是住在基遍附近,其中以扫罗的最为详尽。
30 巴力与拿答之间另有一子尼珥(9:36)。
「基士」:基士到底是尼珥的哥哥(撒上14:51),还是儿子
(33),
学者意见不一;但无论如何,大家都同意是同一人
──扫罗王的父亲。
33 「伊施巴力」:这是扫罗小儿子的正式名字。
意思是:「巴力的人」。撒上14:49称他为「亦施韦」(耶和
华的人),撒下2:8作「伊施波设」(羞耻的人),都是後人
因宗教上的原因而故意改称的。
34 「米力巴力」:意即「巴力抗议」。
9:40里 ,
第二次提及的米力巴力在原文稍有不同,意思是「
历代志上 注释
11.便雅悯(八)
八1~28 便雅悯、犹大和西缅、利未部分支派的人,组成被掳到巴比伦的南国。大部分在尼希米带领下归回犹大的以色列人,都来自这些支派,因此这里的家谱给便雅悯较多的篇幅。
便雅悯在本章的家谱比第七章6至12节更详尽。当我们将这两个家谱,跟创世记四十六章21节,并民数记二十六章38至41节的家谱作比较,下列的原则能帮助我们了解看来似乎是差异之处:
1.有些人有多过一个名字。
2.经过多年之后,一些人名字的写法会改变。
3.有些名字省略了,因为他们早死或无子嗣后。
4.“儿子”的原文可以指儿子、孙子、后裔等等。
5.有些人的名字没有记下来,因为他们不符合编者的写作目的。
八29~40 便雅悯支派的扫罗是以色列第一个王。他的家谱在这里和第九章35至44节都有记载。这里只记大卫的知己、扫罗的儿子约拿单的后裔。米力巴力(34节)是米非波设的另一个名字。
历代志没有记载但和西布伦的家谱。(圣经里别处的经文也省略但支派,例如启示录第七章。)
历代志上
历代志上
注释
八 1 至九 34 王位与圣殿的连系
也许第八章的便雅悯,是一连 5 章经文的最后一章,与第四章的犹大平衡──首尾都有一个皇室支派,而利未这祭司支派,则放在中央(第六章;参七 6-11 之注释)。第九章又再记载不少关乎利未支派( 1 下 -34 节)和便雅悯支派( 35-44 节)的事件,一个是祭司支派,一个是皇室支派,从而引入本书下一个主要的分段。我们也可看第四至七章众支派的概览,而八章 1 节至九章 34 节为了下一部分而记载,以便雅悯(皇室支派)和利未(祭司支派)为背景,而九章 35 至 44 节是重复便雅悯名单中的相关部分,好引进扫罗的故事。
八 1-40 从便雅悯预备了王位
第 1-28 节名单的范围,可与犹大和利未相比。它跟别的便雅悯名单很不相同(例如七 6-11 ;民二十六 38-41 ),而这部分跟别的材料似乎没有任何连系;像在别处一样,原因可能是「儿子」可以指在另一个时间或地点的后裔。我们仍看他们是全都系于同一个支派的。
第 29-40 节提到支派中一个特别的世系,那是扫罗的世系。九章 34 至 44 节会再复述,作为王国历史的引言。但好像挪亚、亚伯拉罕、摩西、乔舒亚和塞缪尔一样,作者没有特别提到扫罗,更没有提到他在世时的重要事件。一如往昔,历代志关心历史的延续过于历史的改变。
基遍是一个地方( 29 节),像耶路撒冷一样(参四 1-23 之注释)。若在第 30 节(参九 36 )加插民珥一名(如新国际译本),假设他的兄弟和儿子都名叫基士,而历代志与塞缪尔记的历史都不必提供完整的家谱,我们便可弄清住在基遍之家族的关系,使这里的记载与塞缪尔记上九章 1 节协调。此处所记扫罗的世系若是完整的,它便是约在被掳的时候结束;若记载并不完整,它持续的时间会更长,纵使它在十章 6 节的事件之后发生,但已不再是皇室家族。
历代志上
历代志上第八章
8:1
本章继7:6-12再记便雅悯支派的谱系,详尽的程度仅次犹大和利未两支派。站在作者立场,南国犹大为以色列人复国后的主力,而犹大人、西缅人和一部分便雅悯人是南国的主要构成分。以色列民的第一个王扫罗也是便雅悯人,扫罗统治之末便是大卫王朝之始。作者突出扫罗(29-38节),可将读者注意力逐渐引入就要在10章开始的大卫王国的故事。看7:6节注。
8:6
本节至27节的谱系只见此处。“被掳到玛拿辖”一语意义不明。有的解释说,某一时期有小部分的便雅悯人曾被掳到以东地的玛拿辖(1:40)。也有解释说,是指便雅悯人把迦巴的原居民逐到犹大地的“玛拿哈”(2:52;比较8:13)。
8:8 以色列民寄居摩押的事大概发生在早期历史中(比较得1:1;撒上22:3)。
8:13 “迦特人”:参7:21注。如属非利士地的迦特人,此处当为便雅悯支派早期扩展和定居的记录,以志当年开创的艰辛。
8:28
耶路撒冷位于犹大、便雅悯二支派业地之间。在南、北国对峙期间,许多便雅悯人迁居耶城是极自然的事,也说明作者写本书时,耶城已有便雅悯的余民居住。
8:29 基遍是便雅悯地的大城,本章以基遍的便雅悯人谱系作结,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扫罗的家谱。
8:32 “在耶路撒冷对面居住”也可译“住在耶路撒冷他们的弟兄附近”,似指有一些家族从基遍迁居耶城。
8:33 伊施巴力就是伊施波设(撒下2:8)。
8:34 “米力巴力”:看《撒下》4:4注。
8:35 本节至40节所记扫罗家自米迦以后家族的发展,圣经中只见此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