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第二十章
第 20 章
圣经之中的迫害
代下 20:3> 犹大人为什么禁食祷告?我遭遇困境时的反应却非……
20:3 犹大人国难当头,约沙法吩咐全民在神面前认真禁食一段时间。他们省下做饭、吃饭的时间,专心地自省认罪,祈求神的帮助。饥饿的痛苦使人对罪更有感觉,想起自己的软弱,有助于人更倚靠神。今天我们在特殊的情形之下,想寻求神的旨意,禁食祷告对我们仍然有效。
代下 20:6-12> 在约沙法的祷告中,哪一部分对我的祷告生活最有提醒?
20:6-12 约沙法的祷告有几个要点:( 1 )他将困局交托给神,承认只有祂能拯救国家。( 2 )他寻求神的恩典,因为他的人民乃是神的百姓。( 3 )他承认神的主权,祂掌管形势。( 4 )他颂赞神的荣耀,因祂的应许而得安慰。( 5 )他表明完全靠神,靠自己不能得拯救。我们若想作神所设立的领袖,就要效法约沙法的榜样──专注于神的大能,不凭自己的力量。
代下 20:15> 在属灵的争战中,什么是最大的危险?什么又是最利的兵器?
20:15 仇敌逼近犹大,神藉着雅哈悉对他们说安慰的话:“不要恐惧惊惶……因为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神。”我们虽然不至于真刀真枪地与敌交战,但是每天要与试探、压力,以及“管辖这幽暗世界的恶魔……”争战(参弗 6:12 ),它们想叫我们悖逆神。请切记,我们既然是基督徒,就有神的灵住在我们里面。面对挣扎,如果求神帮助,祂就会为我们争战,并且得胜有余。 如何让神为我们争战呢?( 1 )认识这场战争不是我们的,乃是神的。( 2 )承认人的力量有限,让神的力量自由运行,以胜过我们的恐惧软弱。( 3 )确定我们所追求的是神喜欢的,不是一己的私欲。( 4 )求神在我们每日的争战中施恩帮助。
代下 20:33> 约沙法废去邱坛?我是否也有些积习甚深问题,成为我的缠绕?
20:33 这一节说约沙法没有废去败坏的邱坛(偶像之庙宇),而 17 章 6 节与 19 章 3 节则说他除掉木偶,拆毁邱坛。他除掉大多数的巴力与亚舍拉像,却未能顺利地除灭邱坛。
代下 20:37> 当我们考虑与不是属神的人合作时,有什么是我们需要慎防的?
20:37 约沙法与邪恶的亚哈谢合伙造船,遭遇到灾祸。他没从与亚哈联盟的惨败( 18:28-34 ),以及他父亲亚撒与亚兰人结盟( 16:2-9 )的事件中汲取教训。约沙法和亚哈彼此立场不同,一个是事奉耶和华的,另一个是敬拜偶像的,竟然联手合伙。我们与不信主之人合作,很可能会招致灾祸,因为双方的原则迥异(参林后 6:14-18 ),一方事奉主,另一方不认识神的权柄,事奉神之人自然会面对试探,若在信仰上妥协,灵性必受亏损。
在你与别人合伙以前,先要查问几个问题:( 1 )我的动机是什么?( 2 )我想与这些人合伙,要避免什么事?( 3 )合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临时应急?( 4 )我自己有否祷告,有没有请别人代祷,寻求神的引导?( 5 )我与合伙人是否真正为共同目标而努力?( 6 )我是否甘愿为遵行神的旨意而少得经济收益呢?──《灵修版圣经注释》
历代志下第二十章
靠神面对敌人(二十 1 ~ 19 )
本段经文可从四方面理解:
.国难临近( 1 ~ 2 )──这次军事攻击是从南方来,米乌尼人多是以东西珥山一带的民族。隐.基底在死海西岸的中心地带。
.祷告投靠神( 3 ~ 13 )──犹大国形势险峻,但王没有自恃,反倒以谦卑的心宣告禁食,全心投靠神。“新院”即外院或大院。约沙法以四大理由求神帮助:
1. 承认神是大能大力的主宰,祂有能力帮助他们( 6 )。
2. 神曾应许赐福亚伯拉罕的后裔,居住这地不受干扰( 7 )。
3. 神曾应许聆听、成就从圣殿发出的呼求( 8 ~ 9 )。
4. 敌人是无故的入侵( 10 ~ 11 )。
王乃联同整体百姓向神仰望。
.神赐胜利的应许( 14 ~ 17 )──神藉利未人雅哈悉的口,应许犹大人必得胜。他们只要做三件事:不要惧怕、面对敌人毋须打仗、观看神的作为。当然不是每次遇敌都毋需采取军事行动,但这次神却明确的如此吩咐。
.以敬拜作回应( 18 ~ 19 )──表明他们深深的相信。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我们无法逃避。基督徒要面对各种困难;基督教的信仰也是叫我们积极的面对苦难。我们被敌人恶人围困时,最大的盼望不在乎自己的能力,乃在乎大能的神。然则,我们有否藉祷告寻求神呢?人性的软弱会使人惧怕即将临到的痛苦和失败。克服之道,不在于否定这种感受,或凭血气力拚一次以求解决;乃是要我们信靠神,并认定胜败之决定来自神。
思想 有人说:“天助自助者”;也有人说:“天助无助者”,你的见解如何呢?
靠神全然得胜(二十 20 ~ 37 )
.信心的歌唱( 20 ~ 21 )──犹大子民顺从神的吩咐,第二天便出来面对强敌。他们大有信心,以诗歌、等候及观看来期待神的干预。王更扮演了祭司角色,用说话来激发会众的信心。一般的争战重视军队的呼喊,但这时他们却用颂赞来代替。
.神灭绝敌人( 22 ~ 24 )──不如何种缘故,他们的歌唱产生了一股杀敌的力量。敌军彼此争斗,结果全军覆亡。
.胜利带来的结果( 25 ~ 30 )有四个:
1. 得到大量财物珍宝,可见真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2. 犹大子民欢欣非常,不仅在战场上如此,回到耶路撒冷也一样,他们深深体会神实在是听祷告的神。
3. 列国惧怕犹大国,不敢随意兴兵犯境。
4. 犹大国再次进入太平局面,没有战争,这是神祝福的兆征。
.约沙法一生的得与失( 31 ~ 37 )──总体来说,约沙法不失为一位敬虔的君王。然仍有两件事有偏差:
其一是部分百姓心不专一,继续使用邱坛烧香献祭;
其二是王在晚年与以色列王联盟,对神不忠,结果神毁坏其船只,使之不能用作航海来表明祂的审判。
神是信实的,祂说过要做的事,必然成就出来。我们当对神有信心,否则,怎能经历胜利的时刻及分享胜利的成果呢!我们单有知识上的信心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行动上的信心。当日,约沙法所具备的信心行动是“大敌当前歌唱”;今日,我们的信心行动又是什么呢?真正的信心,必会带领我们穿越幽谷、熬炼而得胜,好使我们真正享受喜乐、感恩,并神永远长存的慈爱。
祈祷 神啊,当我面对困境时,求最后仍使我尝到得胜与欢欣。──《新旧约辅读》
历代志下 历代志下 第二十章 注释
1-30 约沙法击退外敌
外敌入侵结束了约沙法治下的太平日子(参 17:10), 表示耶和华向
约沙法发怒( 19:2)。然而,神垂听约沙法与百姓的哀求,使犹大在
战争中获得全胜。
1 「摩押人」、「亚扪人」:在犹大的东面。
「米乌尼人」:原文是「亚扪人」,这族人可能居於西珥,靠
近以东,见10, 22节。
2
「亚兰」:亚兰在地理上离犹大很远,且不是摩押等人的居地
,「以东」较合理。
三军大概在米乌尼人住的地方汇合,然後从以东出发。
「哈洗逊他玛」:从经文看来是在隐基底附近的地方。
「隐基底」:在死海西岸的中部。
这里显示敌军已踏足犹大领土。
3 「禁食」:表示向神悔过认罪,寻求 的怜悯。
5
「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会」:指从犹大各城来的百姓与耶京的百
姓在圣殿聚集。
「新院」:或许所罗门圣殿的外院经过修葺,以致有此称谓。
6-13
约沙法祷告的开首追述神过往的恩典和应许(6-9),
然後指出百姓的无辜与无助,求神施恩(10-13)。
15-17 神的应许与安慰
16 「洗斯坡」、
「耶鲁伊勒旷野前的谷口」:这些地方确实位置不详,但显然
是在隐基底附近;後者是迎击敌军的重地,因自死海西岸至犹
大山地是高达一千公尺(三、四千英尺),地势陡峭的旷野,
只有隐基底附近的峡谷可作进攻的通道。
19
「哥辖族和可拉族」:可拉是哥辖的後裔(代上6:22)。
20 「提哥亚」:接近耶鲁伊勒,另见摩1:1注。
22 「伏兵」:大抵是天军。
23 敌人互相击杀的例子屡见不鲜,参出23:27;
书10:10等。
26 「比拉迦」:近提哥亚,到今日仍沿用此名。
31-37 约沙法一生的总结
32-33 作者对约沙法一生的评语。
35-37 约沙法的另一恶行
他与北国的亚哈谢合夥造船运载金矿,结果神破坏他们的计划。
36
「造船要往他施去」:或作「制造他施船只」(王上22:48),
见王上10:22注。
「以旬迦别」:见王上9:26注。
王上22:49记载约沙法拒绝与亚哈谢合夥,有学者认为那是船
只损坏後的事。
思想问题(第 19, 20章)
1 约沙法统治初期,仍继续先王亚撒的政策,加强城镇的防御工程
,以对抗以色列国( 17:1-2),
但是後来却透过婚姻关系与以色
列国媾和( 18:1;
21:6)这与亚哈结盟的事如何受到神的斥责?
见 19:2; 20:37。
昔日神禁止罗波安与北国争战( 11:4),如今却不喜悦南北二国
和亲、合作,你从中可找出什麽原则?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交往、合作又应根据什麽原则?
参罗 12:18; 林前5:9-11; 林後6:14-16;
西4:5等。
2 试从 17:3-4, 6-9;
19:3-11,综合在国内宗教和民事改革上,约沙
法本人所作的,和他指派人所作的事。
这对他的行政手法有何提示?
他嘱咐两批审判官在对神、对人、对事上应有什麽认识和态度?
这给你什麽榜样?
3 约沙法面对敌人时有何反应?这给你什麽提示?
4 约沙法在祷告中( 20:5-13),
a 如何形容耶和华神( 6)?
b 根据那三样理由求神听他的祷告( 7, 8-9,
10-11)?
c 求些什麽( 12)?
他的祷告给我们什麽榜样?
5 廿章多次形容犯境的敌人为「大军」,试将这些经文找出,并以
此将整件事分段。这给你什麽帮助?
历代志下第二十章
有条件的胜利(二十 1-37 )
一至三节。关于约沙法朝代的记载,现在已来到了顶点;藉 有外来的最大威胁临到他头上,和他蒙搭救脱离了这次大威胁表现出来。摩押人与亚扪人,连同较不着名的米乌尼人一同来进攻,表明以色列传统的敌人,以可怖的新联盟再度崛起。势力的县殊大大不利于约沙法,正如他的父亲亚撒另一次遭遇的情形一样(十四 9 及以下各节),使他不得不寻求耶和华。历代志作者在本章的目的,除了关注于叙述史实之外,大概还特意把约沙法以与上帝正确的关系投入战争,和他任性地与亚哈的联合(十八章)作对比,这个基本的题目是历代志的典型,即人在面对县殊的不利情况要获致胜利,则自己须在上帝面前谦卑下来。本章明确的分为四个部分。
约沙法的祷告(二十 5-12 )
十二节‘我们无力抵挡这来攻击我们的大军;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行……’,这种毫无办法的表示是祷告之钥。历代志总是强调:作王的祗有他们自己在上帝面前谦卑下来才能成功。然而这里在语调上也许有微妙的变化。大 模式的战争,对战士的能力都加几分强调。在这里却没有这种情形,反而在某种意义强调上帝的子民要退后,等候祂来行事。为此,约沙法向耶和华呼吁,要祂记念祂从前驱逐其他民族,为的是要把这块土地赐给以色列;他也以从前所罗门王作了献殿祷告之后,上帝赐给他的保证(代下七 14 )为自己祷告的基础( 9 节)。在这祷告中,确信上帝有能力把任何情况完全改变过来,根本不需要人的合作。言仍然是现在基督徒祷告的实质。‘我们不知道怎样行’,许多与我们同年龄的人都深知这种呼声的悲惨和绝望。当人们现时的希望落空了──梦想在世上完全幸福,无可避免地被证实是虚幻的──世人的最好的答覆是默默的,或是苦毒的忍受。在对上帝有信心的地方,在荣耀的对比中,‘我们不知道怎样行’这种情形,祗是引致‘我们的眼目单仰望你’的途径。基督徒的毫无希望是不可原谅的;基督徒在最黑暗的时刻的回应必须是:‘我的眼目单仰望你。’
神谕与回应(二十 13-21 )
利未人雅哈悉的神谕,也强调这胜利必定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单单属乎上帝( 15 节下半)。十七节清楚表明,约沙法和他的军队在这种场合祗要担任旁观者的角色。这样,现在的战争,与历代志所叙述大多数遭遇战是不同的。在那些遭遇战中,上帝加力量给犹大军队,使他们得胜。与那些场合相关的神学,早在历代志上十二章,在‘帮助’那个题目中已经表明了。我们在那一处注意到:上帝帮助祂的百姓胜利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强调上帝单独行动、并辅助圣经中其他重要榜样获致的神圣胜利是不同的。大 的模式并不被雅哈悉的宣告颠倒过来。毋宁说,在这里承认有一种危险(这种危险紧随那些服事上帝而在某种意义上有所‘成就’之人),就是忘记上帝的工作全是祂自己作的,归根结底是危险的。所以,在 这个例证中,上帝宁愿作一次那独立和全部能力的彰显。结果,约沙法和犹大众人都谦卑下来──正如由他们俯伏下来敬拜这大能的上帝所表现的( 18-19 节)──并且恢复了信心。
二十节的约沙法,他起初是心有恐惧( 3 节),现在却是怀 有上帝帮助他的新的自信来。他对犹大众人的劝勉:‘信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就必立稳’( 20 节),和以赛亚先知对亚哈斯的呼吁(赛七 9 ),是相似的。这种思想可意译如下: 信靠 主你的上帝,你便会发现祂是 可信靠的 。在这个劝勉中有一个要人委身的呼召。耶和华的可信靠,非一直等到人基于祂那些应许而开始作出决定、把财富和福利的赌注投下来时,才能体验到的──正如人若不实际坐上一把椅子,便无法确知它负荷他的重量一样。人对于上帝,若没有委身在先,因环境而怪责上帝是荒谬的。
胜利(二十 22-30 )
这次战争,按耶和华应许的过程进行。它是耶和华派遣伏兵( 22 节),意思如下一节所示,是祂使犹大的仇敌互相攻击。这一场战斗,有些特征与旧约其他强调上帝独自行动之战事的特征相似──例如众人歌唱,使人想起百姓大声呼喊,耶利哥便塌陷(书六 20 );仇敌互相击杀,请比较士师记七章廿二节;尸横遍地和收取战利品,请比较列王纪下七章三至十六节;十九章卅五节。
这场战争的结果,使约沙法统治下的犹大再次成为一个蒙福的国家(即比拉迦的意思,见 26 节);所显示的特征:财富,拥有她的国土,使她的仇敌惧怕,并且在殿中欢乐敬拜,这一切使人联想起以色列在所罗门治下极其繁荣的情形。
对约沙法最后的评语(二十 31-37 )
卅一至卅七节概括了对约沙法朝代的一篇标准评语,判定他基本上是公义的。不过,最后的注释却投下了阴影,可能是接续十九章二节所说的责备之辞,因为那里的话在其他方面不见有所解释。最后的大意是要表明:一个人生平顺服上帝的特征无论多么显着,失误和妥协的可能性永远存在。论及邱坛的话( 33 节),与十七章六节所说的有明显的差异,可能显示约沙法的改革不是最后的──因没有改革可以作得到──而且他在位末期因在这方面松弛的态度,已让偶像崇拜再次获得了立足点。卅三节下半节清楚表明百姓方面心不专一,会包含有这方面的意思。
约沙法与亚哈谢交好( 35-37 节),使人联想起他较早以前便愿意与亚哈结盟。历代志作者所叙述约沙法对亚哈谢的序曲,比列王纪作者所述(王上廿二 48-49 )显得更加坦白得多。他们之关系的全部故事,很难从两段颇为紧缩的记载显露出来。可以清楚看见的事情是:历代志把约沙法造船的事,在未给他赚得分文以先,与这进一步的不圣洁的联盟之间,作了一个明确的连系。因此,一个在许多方面都为人称道的朝代,不免以令人悲哀和不满的评语作结束。──《每日研经丛书》
历代志下注释
二O1~6 在死海对岸的大军向犹大宣战。(第2节的亚兰,有些希伯来文手抄本作以东。)约沙法感到惊惶是情有可原的。他宣告禁食,又召集百姓到圣殿;他在那里向耶和华祷告。这是历代志下第三个王的祷告(参看第六章所罗门的祷告和第十四章11节亚撒的祷告)。
二O7~13 约沙法提醒主,犹大人是与他立约的民,而这时他祈祷的圣殿是神的圣所,是他答应垂听和应允祷告的地方。那些以色列曾经以恩慈相待的的国家,现在来要消灭她、夺她的土地。约沙法结束他激发感情的祷告;犹大众人都站在耶和华面前,听候他的回覆。
二O14~17 耶和华的灵借雅哈悉对百姓说安慰的话,消除全民的恐惧:“不要恐惧惊惶……因为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神。”这场争战乃在乎神,百姓要做的,是在第二天出去看神所作的事情。
二O18~21 百姓满有信心,在未曾见到胜利前已欢乐赞美。次日他们清早起来,要看耶和华所作的事。他们游行到战场,象参加节日一样;歌唱的人走在前头。
二O22~30 神听到他百姓所唱满有信心的歌,便使敌军混乱,他令他们彼此为敌,于是他们自相砍杀。当犹大人来到,他们所要做的只是拾取财物——要三日才收取完。他们在无比快乐的心情下赞美耶和华,然后唱着歌回到耶路撒冷。邻国见到这事便惧怕,犹大得享平安。
二O31~34 象对前代的王一样,这里有约沙法统治的摘要。尽管他有功绩,但他没有清除拜偶像的事,不过总括来说,他是个好王。他尽量做好,虽有不足,但一般来说,他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
二O35~37 这是一段关于约沙法与以色列的恶王亚哈谢合作的后记。二王造船要从以旬迦别到他施,但耶和华破坏这个计划,正如先知以利以谢所说的。约沙法没从与亚哈联盟的惨败(一八28~34),以及他父亲亚撒与亚兰人结盟(一六2~9)的事件中汲取教训。我们与不信主之人合作,很可能会招致灾祸,灵性也受亏损。
约沙法死的时候年六十岁;后期与他共同执政的儿子约兰,接续他作犹大王(二一1)。
历代志下 20:3
约 沙 法 便 惧 怕,定 意: 面
对 他 一 生 中 最 大 的 一 次 危 机, 约 沙 法 以 一 种 值 得 后 人 效 法 的 方 式 应 对 了 这 个 似 乎 已 无 可 挽 回 的
局 面。 他 开 始 借 着 禁 食 寻 求 神 (3 节 ) ,
召 集 其 他 人 一 起 祷 告、 禁 食 (4 节 ) ,
承 认 自 己 的 无 助 (12 节 ) , 顺 从 圣
灵 (14~18 节 ) , 信 靠 神 和 他 的 话 (20 节 ) , 并 且 称 谢 耶 和 华 (21~22 节 ) 。
20:3 宣 告 禁 食: 禁 食 可 以 帮 助 我 们 寻 求 神 ( 参 15:2 注 ) 。 信 徒 在 渴 望 并 祈 求 神 的 旨 意 得 以 成 就 的 过 程 中 应 定 期 禁 食 ( 参 拉 8:23 ;尼 9:1~2 ;但 9:3 ;参 太 4:2 ; 6:16 注 ) 。
20:6
耶 和 华 我 们 列 祖 的 神 啊: 约
沙 法 的 祈 祷 和 对 神 的 信 赖 建 立 在 以 下 五 个 主 要 事 实 上:
1. 神
能 掌 管 所 有 人 和 事 (6~7 节 ) 。
2. 神
从 古 到 今 对 他 子 民 一 直 是 信 实 的 (7~9 节 ) 。
3. 离
了 神, 神 的 子 民 便 软 弱 无 力 (12 节 ) 。
4. 神
的 应 许 是 信 心 的 稳 固 根 基 (14~17,20 节 ) 。
5. 神
积 极 主 动 地 与 他 的 子 民 同 在 就 意 味 着 拯 救 和 得 胜 (17 节 ) 。
20:15
胜 败 不 在 乎 你 们,乃 在 乎
神: 此
时, 神 的 百 姓 面 对 强 敌, 以 诗 歌 赞 美 神 的 方 式 来 彰 显 他 们 信 心 的 大 能 大 力 (18~19 节 ) 。 同 样,保 罗 劝 勉 信 徒 在 与 撒 但 的 黑 暗 势 力 争
战 时, 也 “ 要 靠 着 主, 倚 赖 他 的 大 能 大 力, 做 刚 强 的 人 ” ( 弗 6:10) 。
20:33
丘 坛: 该 词 指 崇 拜 偶 像 的 高 地。 神 要 他 的 子 民 彻 底 清 除 这 类 地 方, 以 免 他 们 被 引 诱 而 陷 入 拜 偶 像 的 恶
行 ( 民 33:52) 。 神 的 子 民 被 这 些 地
历代志下
注释
二十 1-30 犹大被侵
这段事迹只在历代志中出现;与列王纪下三章的事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重大的分别。此处所记述的入侵,不可能是十九章 2 节宣告的「耶和华的愤怒」,但这事似乎有神的准许,为要证明祂的拯救,而不是从祂而来的惩罚。
至于侵略者是谁,他们从哪里来,经文并未清楚交代,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一队「大军」( 2 节),从死海那边上来。关于我们的英雄(他确实是英雄),作者指出的第一件事,是约沙法「惧怕」( 3 节)。故事已指出,他发现要坚强站立何等困难;也许因为他缺乏那种力量,以致在列王纪作者眼中,他显然并不是大英雄。但他的惧怕使他「寻求耶和华」;此外,他也发现全国人民也都前来,与他一起寻求耶和华( 3-4 节)──无疑这是他勤政爱民的结果(从十七和十九章可见)。
在会众面前,他基于过去的历史作出祷告,他提到所罗门( 9 节,六 28 、 34 )、戴维( 6 节;代上二十九 11-12 )、乔舒亚( 7 节上)和亚伯拉罕( 7 节下)的事迹,并应用于当时的处境( 10-11 节)。祷告的高潮带来祝福,因约沙法的软弱反成了得着祝福的必然途径( 12 节)。同样叫人难忘的,是利未人雅哈悉所说那充满灵感的话──这次是引述申命记二十章 2 至 4 节:「要摆阵站着,看耶和华为你们施行拯救」( 17 节,或作「看耶和华为你们得胜」,参修订标准译本)。翌日早晨的事,在约沙法而言,足显出亚撒在相同处境下同样是「有行为的信心」(「我们仰赖你,奉你的名来攻击这大军」,十四 11 )。在耶和华而言,这是一次使祂的名得大荣耀的胜利( 20-26 节)。
二十 31 至二十一 1 约沙法执政告终
在二十章 31 节,历代志再次与列王纪汇合(王上二十二 41-50 ),虽然亏损也有些差异。本段有 4 点引起质疑。
第 31 节似乎跟列王纪下三章 1 节和八章 16 节不同,但请参看十七章 1 至 9 节附注的「年代问题」。
第 33 节跟十七章 6 节的说法不一样,但作者与当时的读者并不因此感到奇怪;约沙法是废除「邱坛」的人,但 25 年后,有些邱坛瞒过了他的眼睛。「以色列诸王记」( 34 节)可能并不是圣经中的「列王纪」。
第 35-37 节跟列王纪上二十二章 48 至 49 节内容不同,但那可能只是故事的上半部──他另一次愚昧地与北国联盟,难怪在二十章 1 至 30 节那次信靠神而得胜后,又提及约沙法的软弱。列王纪是从亏损说起,显出这王最后得了教训,不再与亚哈家有任何协议。至于犹大国,二者已蒙受足够了(正如二十一章继续指出)。
历代志下
历代志下第二十章
20:1
本章1-30节所记,为一国在患难来临时若能在神面前自卑、悔改、完全倚靠神,必获安泰的一个出色的例子。对已回归而仍受到杂居在犹大土地上外族威胁的以色列余民(尼2:19;4:7),这件往事是教训也是鼓励。作者略去《王下》3章所记诸事,独立撰写本章,对同代人和现代人都寓意深刻。
米乌尼人为住在以东地西珥山区的一族(22节;26:7;代上4:41)。但据晚近的研究,西珥山在南地的南部,米乌尼人乃住在阿拉伯西部的游牧民族。
20:2
“亚兰人”:有的抄本作“以东人”,鉴于亚兰人远在北方,前节和23节都未提到亚兰人,而“亚兰”和“以东”在希伯来文只一个字母之差,容易误抄。较多学者接受“以东人”。
“海”指死海,这批来攻的军队避开犹大国设防坚固的东、南两面,改从死海西岸进攻。一般相信“哈洗逊他玛”为介于伯利恒和隐基底间的一座城,隐基底位于死海西岸中部(书15:62)。
20:5
“新院”即圣殿的大院(4:9)。本节至12节为约沙法的祷告。他现在完全仰望神(12节),祈求拯救(9节)。他称亚伯拉罕为“你朋友”(7节),因为亚伯拉罕明白神的心意,被称为“神的朋友”(创18:17-33;雅2:23);曾为所多玛城在神前代求。
20:14
耶和华神的回答是:“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神”。祂嘱咐犹大人出去迎敌,“因为耶和华与你们同在”(17节)。传话的是利未人雅哈悉(14节),用极大声音赞美的也是利未人(19节),神特别使用分别为圣侍奉祂的人。
20:16 洗斯坡在隐基底北约10公里,逶迤引入内陆,然后自西边进入提哥亚旷野(在伯利恒南面)。耶鲁以勒在提哥亚的东南。
20:20
本节至27节记敌人在提哥亚的旷野战败,自相残杀(23节),犹大人获得全胜。“伏兵”(22节)当指超自然的力量在百姓和利未人的歌声中击杀来敌,令人忆起当年士师基甸吹角呐喊令强敌互相击杀的事(士7:19-22)。
20:26 “比拉迦谷”义为“称颂”,在伯利恒西南约10公里。
20:31 《王下》3:1及8:16说约沙法先后作王22 年,此处说25年,其间3年为他与父亲亚撒共同主政期。
20:33 看14:3注。
20:36
以旬迦别为所罗门王所建红海航运的重要港口(王上9:26注),曾替他带来庞大财富。约沙法建国需要金钱,利用此港口和南北通行无阻的运输,进行国际贸易,为财政打开新出路。他造船的计划,因与以色列恶王亚哈谢交好,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