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 - 历代记下(2 Chronicles)第22章
Yēlùsǎleng de jūmín lì Yuēlán de xiǎoér zǐ yà hā xiè jiēxù tā zuò wáng. yīnwei gēnsuí a là bǎi rén lái gōng yíng de jūn bīng céng shā le yà hā xiè de zhòng xiōngzhǎng. zhèyàng, Yóudà wáng Yuēlán de érzi yà hā xiè zuò le wáng. |
Yà hā xiè dēng jī de shíhou nián sì shí èr suì ( liè wáng xià bā zhāng èr shí liù jié zuò èr shí èr suì ), zaì Yēlùsǎleng zuò wáng yī nián. tā mǔqin míng jiào yà tā lì yē, shì àn lì de sūnnǚ. |
Yà hā xiè ye xíng yà hā jiā de dào. yīnwei tā mǔqin gei tā zhǔ móu, shǐ tā xíng è. |
Tā xíng Yēhéhuá yǎn zhōng kàn wéi è de shì, xiàng yà hā jiā yíyàng. yīn tā fùqin sǐ hòu yǒu yà hā jiā de rén gei tā zhǔ móu, yǐzhì baìhuaì. |
Tā tīng cóng yà hā jiā de jì móu, tóng Yǐsèliè wáng yà hā de érzi Yuēlán wǎng Jīliè de là mò qù, yǔ Yàlán wáng hā xuē zhēng zhàn. Yàlán rén dá shāng le Yuēlán. |
Yuēlán huí dào yé sī liè, yīzhì zaì là mò yǔ Yàlán wáng hā xuē dǎzhàng suǒ shòu de shāng, Yóudà wáng Yuēlán de érzi Yàsālìyē ( jí yà hā xiè ) yīnwei yà hā de érzi Yuēlán bìng le, jiù xià dào yé sī liè kàn wàng tā. |
Yà hā xiè qù jiàn Yuēlán jiù beì haì le, zhè shì chū hū shén. yīnwei tā dào le, jiù tóng Yuēlán chū qù gōngjī níng shì de sūnzi yé hù. zhè yé hù shì Yēhéhuá suǒ gāo, shǐ tā jiǎnchú yà hā jiā de. |
Yé hù tǎo yà hā jiā zuì de shíhou, yùjiàn Yóudà de zhòng shǒulǐng hé yà hā xiè de zhòng zhí zǐ fúshì yà hā xiè, jiù bǎ tāmen dōu shā le. |
Yà hā xiè cáng zaì sǎ Mǎlìyà, yé hù xúnzhǎo tā, zhòngrén jiāng tā ná zhù, sòng dào yé hù nàli, jiù shā le tā, jiāng tā zàng mán. yīn tāmen shuō, tā shì nà jìnxīn xúnqiú Yēhéhuá zhī Yuēshāfǎ de érzi. zhèyàng, yà hā xiè de jiā wúlì bǎoshǒu guó quán. |
Yà hā xiè de mǔqin Yàtālìyǎ jiàn tā érzi sǐ le, jiù qǐlai chāo miè Yóudà wáng shì. |
Dàn wáng de nǚér yuē Shìbā jiāng yà hā xiè de érzi yuē a shī cóng nà beì shā de wáng zǐ zhōng tōu chūlai, bǎ tā hé tāde rǔmǔ dōu cáng zaì wòfáng lǐ. yuē Shìbā shì Yuēlán wáng de nǚér, yà hā xiè de meìzi, jìsī Yéhéyédà de qī. tā shōucáng yuē a shī, duǒbì Yàtālìyǎ, miǎndé beì shā. |
Yuē a shī hé tāmen yītóng cáng zaì shén diàn lǐ liù nián. Yàtālìyǎ cuàn le guó wèi. |
历代志下第廿二章
第 22 章
代下 22:4-5> 人固然不可刚愎自用,但听取意见时也要小心谨慎;圣经对此有何提醒?
22:4-5 寻求谋略虽然明智,但我们也应当明辨别人的建议。亚哈谢有谋臣,但是他想听的都是谗言,难怪会败亡。你寻求人的建议,要仔细地听,并用神的道来“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参帖前 5:21 )。
代下 22:7> 22:7 对耶户的介绍,和他作王的详情,请见列王纪下 9 章 1 至 10 章 36 节。──《灵修版圣经注释》
历代志下第廿二章
恶势力蔓延(二十二 1 ~ 12 )
自从约沙法与亚哈建立姻亲关系后,北国的罪恶势力便一直干扰南国王室。约兰一生乏善可陈,其儿子亚哈谢也如此。
.亚哈谢登位( 1 ~ 2 )── 通常 君王登位不会只由耶路撒冷的居民拥立,应包括其他区域,但可能因处在非常时期才如此。登基时亚哈谢应为二十二岁,否则亚哈谢在他父亲出生时已两岁大!
.继续犯罪( 3 ~ 6 )──受了亚他利雅影响,亚哈谢行恶,罪恶势力正不断蔓延。王决定与亚哈儿子约兰携手争战,这事当然不为神所喜悦。基列的拉末地位重要,常成为列国必争之地。
.审判突然临到( 7 ~ 9 )──王对神不忠,神就藉耶户的手向亚哈谢施行审判。“突然死亡”就是结果。“出乎神”的意思就是一切在神引导下成就了。亚哈谢的恶运,正好与其袓父约沙法的忠贞成强烈对比,这里也明显不想提及其作恶的父亲约兰,反高举了约沙法。
.篡位( 10 ~ 12 )──亚她利雅像其母耶洗别一样,权力欲十分大。“剿灭”指杀掉所有男性继承王位者。这里没有用传统术语方式,介绍女王的掌权,可见她不属正统君主,由于神重视与大卫所立的约,祂保存了大卫的后裔约阿施。
我们不能轻看罪恶势力,只要稍一不慎,它就能吞食我们,使我们落在敌挡神的景况中。在日常生活里,防止罪恶势力侵占我们心灵的最好方法是“杜渐防微”,丝毫不让它有机会坐大。此外,我们也当晓得,生命影响生命(无论好与坏)这道理是真确的。王受了其母亲及他亲戚的影响而陷在罪恶权势下,这岂不提醒了我们当留意自己周围的朋友亲戚,究竟他们带给我的是好还是坏的影响呢?
思想 你日常最多接触的是哪一类朋友?你感到他们对你的灵性生命有坏影响吗?──《新旧约辅读》
历代志下 历代志下 第廿二章 注释
22:1-9 亚哈谢事迹
亚哈谢重蹈先王覆辙,又受母亲亚她利雅误导,与北国结盟,结果因
此丧命,甚至江山难保。
1 有关亚拉伯人的侵袭,见21:16。
2
「年四十二岁」:应作「二十二岁」,参王下8:26; 代下21:20。
「亚她利雅」:见21:6及注。
3 「行亚哈家的道」:指拜偶像一事。
4 「亚哈家的人」:就是亚她利雅家的人。
「以致败坏」:指亚哈谢无端卷入耶户剪除亚哈家的事件,因
而遭害。
7-9 亚哈谢遭害
这里对亚哈谢遭害的记载跟王下 9-10章表面上有几处出入:
1 「众侄子」( 8),王下9:12-14说是亚哈谢的兄弟。
按本章 1节 , 这些兄弟已死,而「侄子」则太年轻,不会服事
亚哈谢,因此「众侄子」指「亲属」较合理。
2 另外,两处所记载这些亲属被害的时间不同,
王下 10章指出他们在亚哈谢遇害後被杀,本章则相反;也许本
章的记载并不是按时间的先後,而是以亚哈谢被害事件作结语
,连接下文亚她利雅篡位的事。
3 王下 9:27-28记述亚哈谢在米吉多伤重不治,葬在耶京,而本章
则似乎说他在撒玛利亚被杀和埋葬。
或许代下的记载较粗略,叙述了亚哈谢未被耶户击伤前的情况
,也没有道出他被埋葬的地点。
9 耶户杀亚哈谢的原因,参王下9:27-29注。
22:10-24:27 约阿施事迹
亚哈谢死後,太后亚她利雅夺得王权;然而有关大卫子孙作王的应许
并未落空,约阿施不但性命得保,後更获祭司耶何耶大的协助,取回
王位。作者详述约阿施如何在耶何耶大辅政下敬虔治国,因而蒙神祝
福。可惜他在耶何耶大离世後却离弃神,结果国家受到外敌攻击,约
阿施本人也终於被弑身亡。
10-12 亚她利雅谋朝篡位
在亚她利雅统治下,一度被清除了的巴力崇拜再度传回犹大。
10
「剿灭犹大王室」:就是把一切有继承王位资格的人一并杀掉
历代志下第廿二至廿三章
与亚哈家一样(Ⅱ)──亚哈谢(廿二 1-9 )
亚哈谢与约兰是同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人,藉 他母亲亚他利雅,就是暗利的儿子亚哈的女儿的血统,与亚哈家坚固地连结在一起。亚他利雅对这个年青国王的影响(他登基时是四十二岁的报导,必定是文士的笔误,因为他父亲死时只有四十岁),使她的角色很像耶洗别与亚哈的关系( 3 节)。
不过,亚哈谢之受谴责,是因他自己的罪,正如从前他的父亲一样。他的败亡,又再次可以清楚看出是上帝有目的地和人无法更改地促成的(廿二 7 )。七至九节浓缩了列王纪下九章(以及十 12-14 ),在那里更详尽地报导了那些事件。亚哈谢与北国的亚哈联盟的精神并不是无先列的,因为伟大的约沙法自己就曾向这种试探屈服(请参代下十八章)。不过,那联盟显然不是约沙性格一个真正的指标,亚哈谢在意向和愿望上,是彻底地与亚哈的儿子约兰臭味相投的。(约兰〔 Jehoram 〕有时称为 Joram 〔译按 : 中文本只作‘约兰’,以别于约沙法的儿子,亚哈谢的父亲)。在作为先设于历代志之列王纪的记载中,亚哈谢是因与亚哈家往来而受到可怕的报应,因上帝已授命耶户剪除亚哈家(王下九 7 )。历代志甚至把这一点说得更加明确( 7 节)。亚哈谢的结局并不比他父亲约兰的结局更有光彩,因为他也没有得到给与王者的葬礼。他一死,犹大显然便没有统治者了( 9 节)。这个王朝遂陷于最低潮。而且这个舞台已经布置好了,等待一个怪物的出现。
政变(Ⅰ)(廿二 10- 廿三 21 )
亚哈谢死后发生的那些事件是引人注意的,因为那些事件在几方面都有其独特性:在犹太国大 王朝王位的继承中断了,由一个王后主政,又有一个大祭司在国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亚他利雅,我们除了这里和列王纪下十一章所见论及她的话以外,别无所知。她显然具备亚哈家所有的一切残酷无情,以及可能还有它的创始者暗利的一些高贵处(她明确地与他有直系的关系,见廿二 2 )。或许我们对她的罪行,在惊骇之余还带点钦佩,因为以她一个无任何合法权利的人,而且不顾身为女流的一切障碍,竟能攫取政权并且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之久(六年)。(请比较拉辛〔 Racine 〕的剧作 亚他利 〔 Athalie 〕,在这出戏剧中她因有创造的品质而成了女英雄。)
她的故事讲得很简略。她儿子亚哈谢之死,令她感到有丧失作王太后享受优越地位的威胁,便不惜采取那丑恶至极的屠杀行动;除自己以外,把一切觊觎王位的人都加以铲除。这一本丢彼拉多向革老丢謮安自然会包括她自己的孙辈,不过还可能包括亚哈谢后代以外的人。她的统治继续到大祭司耶何耶大领导下的合法势力,在一次有效的突击下才被消灭。亚他利雅被推翻,由合法的后裔约阿施复位才完成,他在他父亲驾崩时还是个小孩(请比较廿四 1 );亚他利雅在位时,他藏匿在圣殿内,并且在那里受教育。(请比较王下十一 3 ──历代志省略了这些资料,不过历代志作者所记那次突击行动,假定约阿施是在圣殿中。)
政变(Ⅱ)(廿二 10- 廿三 21 )(续)
历代志作者在叙述往事时,总是像素常一样,引进自己所 重之观点。亚他利雅掌政时,被视为犹太宗教与道德陷于破产的最低潮时期。这个时期始于约兰与亚哈谢,结果这个国家在物质和领土上都遭受损失。这是一个低点,不但因为女人掌政在以色列明显地被视为是一种咒诅(赛三 12 ),而且因为在亚他利雅主政下,没有大 的子孙坐在王位上。亚他利雅与北国的连系,象征假宗教精神和混乱的入侵──因为在北国那王朝的原则迅速让位给像亚他利雅那样抓权的人(请比较王下十五章)。这在政治上,便会把南北之间的差异减至最少。而在神学上,便威胁到耶和华保证犹太将继续成为一个国家的应许。情况与扫罗领导以色列的情况大致相同:受非利士人支配并有被他们消灭所威胁(代上十章)。
历代志作者既暗示了那种相似性,接 便继续显示约阿施的登基,与大的登基有许多共同点。他已经暗示大王朝即使在这个黑暗时期,也不会全然毁灭,请 比较廿一章七节。孩童约施戏剧性地被抢救出来,便成了这一点的证据;而他的被欢迎为王,便带 大的被百姓喝采的记号。诚然,历代志下廿三章三节含有对大家的应许。但最具重大意义的相似之点,乃在于强调全犹太,都由利未人和各‘家长’(那就是族长)带领下,参与庆典的事实;而且是这些人( 16 节,特别是‘众民’)与王一同更新圣约,作耶和华的子民。
除了在圣殿里面和周围的聚集所代表的以外,历代志作者特意显示不但君主政体已告恢复,圣殿中的敬拜也已经恢复。在廿四章七节报导的亚他利雅的渎圣行动,必定已经把圣殿的敬拜给断绝了。我们有把握假定,她对大 所制定的正确程序,和分别为圣,是不感兴趣的(代上廿三至廿六章)。历代志记载的政变,是以圣殿为中心,并且透过尊敬它之神圣表现出来。只有众祭司,和那些供职的利未人才可以在圣殿中( 6 节)。第八节甚至对历代志上廿三至廿四章规定祭司当尽的职责都表示关注。而且,十九节还害怕有任何礼仪上的不洁越过耶和华殿的门槛。
所以,约阿施所进行的恢复工作,等于彻底的改革。这并非祗是竞争对手之间的争论。得失攸关的乃是对大 的应许。正是基于这一点,王朝的正统要恢复,虚假敬拜及其虚饰,以及在她庇护下所兴起的一切,都应当加 以毁灭( 17 节)。亚他利雅的故事,不但是公义的耶何耶大大发热心的故事,也是上帝决心保守祂的应许的故事。不论祂的百姓可能堕落到何等低的地步,也不论祂同在的记号隐退到多么低微的地步,每一代的人都有机会转回归向祂,并且享受与祂充分而且满足的相交。
另外还有两点必须提到。
(一)关于耶何大和他的妻子约示巴以不同的方式作的事,都可以作为模范。前者代表果敢与勇气,为正当的事努力以赴。真正的‘先知的’灵,是那觉察真理、不顾个人安危、以十字军的热诚去拥护的。它总是被人讥讽,而且甚至被那些宽大地表同情的人视为‘极端主义者’。但它是极其强烈有力的。教会无论何时兴旺,都必须有像耶何耶大这样的人物。
约示巴的英勇行为,则属于沉静的一种,然而却是真实的,也是达成所定的目标不可少的。(而且要注意:她是约兰的女儿。)耶何耶大和他的妻子所担任辅助的角色,充分阐明教会中恩赐和职务不同的人要互相依赖。
(二)亚他利雅的故事,像约兰和亚哈谢的故事一样,是人因利己使用残暴手段不过得逞一时,至终必趋毁灭的明证。所加于亚他利雅的报应是富有诗意的,她被一班曾被她耻辱对待的人处决了。她高喊‘反了!反了!’( 13 节)这喊叫带有讽刺的意味,因为这不是谴责耶何耶大和王的 队,而是谴责她自己。真理的仇敌,他们的感觉刚硬竟到如此地步!她的喊叫,是困兽绝望的狂呼,自知难逃一死。照亚他利雅的标准,人是 不可以 造反的,由于在她看来,权力是由那些能掌握的(顺便提一提,这就是现代最受尊重的外交手腕的道德)。在她最初蛮横的反应之后,我们也许能赞她一句:她以严正的态度接受自己的败亡。较早以前的注释家把十五节头一个片语,译作‘众兵就闪开’(译按:中文本即如此)。这样,就与随后的话‘让她去’(译按:中文本亦如此)一致,(而不是‘他们便把她解去’),暗示她傲慢地面对死亡。然而,这样的傲慢,虽然被世界的标准视为高贵,却在看清那是怎么一回事时,发现它原来是大胆地反抗上帝的惩罚,便令人为之一惊。──《每日研经丛书》
历代志下注释
六.亚哈谢王(二二1~9)
二二1~9 与亚哈家结盟带来的难题传到第三代。约兰死后,亚哈谢(与第二十一章17节的约哈斯和第6节的亚撒利雅是同一个人)作王。他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二岁。
亚哈谢的母亲名叫亚他利雅,是暗利的孙女;她在丈夫约兰死后仍然在犹大继续她有害的影响。她为她儿子主谋,以致行恶,以致败坏。神留下亚哈谢的性命(1节),好让大卫的宝座有子孙继承。但他重犯他父亲的罪,证明他不配坐这宝座。他与亚哈的儿子约兰臭味相投,联同约兰出去攻击……亚兰。亚哈谢藏在撒玛利亚,给耶户的人找到,送到耶户那里杀了。他的臣仆给他好好安葬(王下九28),因为他是敬虔的约沙法的孙子。亚哈谢的结局并不比他父亲约兰的结局更有光彩,因为他也没有得到给与王者的葬礼。他一死,犹大显然便没有统治者了(9节),这个王朝遂陷于最低潮,因为亚哈谢没有可以立时执掌王权的儿子。
七.太后亚他利雅篡位(二二10~二三21)
二二10~12 亚他利雅丧夫,这时丧子,但她竟杀掉自己的孙儿谋夺王位!撒但是这次残杀王家的“幕后人”。他企图象上一次一样剪断弥赛亚的世系;他以后还会不断尝试。但神在创世记三章15节的应许,保证他存留这个主耶稣所出的世系。耶和华感动约示巴将她的侄儿约阿施收藏在圣殿中,由她的丈夫祭司耶何耶大抚养六年。
历代志下 22:7
耶 户 是 耶 和 华 所 膏: 参
王 下 9:8 ; 10:28 注。
22:10
亚 他 利 雅: 参
历代志下
注释
二十二 1-9 亚哈谢
这次历代志作者大大删减了列王纪下八章 25 节至九章 29 节。新国际译本(及中文和合本)澄清了其它译本可能会误导之处,在二十一章 17 节指出那是「亚哈谢」,又在此处第 2 节交代另一记载作「二十二岁」,还有「孙女」的身分。
这是关乎第二位继任之「昏君」的故事,指出了这时期破坏犹大的东西,就是北国的影响( 3-4 节),尤其是亚他利雅的影响。她先是王后,后是王太后,加上她本身极强的个性,使她权倾朝野。虽然第 5 节的事迹跟约沙法几乎丧命的事件十分相似(十八章),但亚哈谢像约兰一样,应被视为约沙法的对照( 9 节;比较二十一 12 )。也许最触目的事件,就是亚哈谢的败亡( 7 节)。报应之神借着耶户来压倒他,而根据列王纪的记载,耶户是把他连同随行的人一并铲除,血腥地重演了耶户主要的计划──清除北国的皇室。但从南国的角度看,耶户对付亚哈谢家,跟对付亚哈家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约兰要负责任,因为是他进行大屠杀(二十一 4 ),他的家在二十一章 16 至 17 节要忍受的痛苦,现在再次发生。事件加上亚哈谢的死,意味戴维再没有后裔可以治理国家( 9 节),神与戴维所立的永约险些儿毁坏了(二十一 7 )。但正如约兰的故事所显示,耶和华一直管理这事,因此亚哈谢的事件也是「出乎神」的( 7 节)。至于犹大的沦亡,也许我们应看成是神所引致的「逆转」,像在十章 15 节一样(并比较代上十 14 )。
第 8-9 节跟列王纪的记载不同。在某程度上,两处经文可以调合:亚哈谢的死可能是先于他的家人和随从,如列王纪下九至十章所说的(第 9 节不应有「其后」的含义),而作者可能已假设读者知道亚哈谢是葬于耶路撒冷的(王下九 28 )。
二十二 10 至二十三 31 亚他利雅
本部分以亚哈谢之死开始,以他母亲亚他利雅之死结束。亚他利雅的「执政」是不正常的。作者并没有用一般的方式来介绍或作结语。她的国位不属于犹大国,更休说她是属于戴维家。她不知道当她自己即位时,一个藏在圣殿中的童子已作了真正的犹大王(二十三 3 、 7 、 10 )。至于她 6 年的统治,作者只以半句话来交代,而整章经文只为了交代她逝世那天发生的事。
犹大在亚他利雅的丈夫和儿子治下的衰落,至此已达致谷底。事情就像两个世纪以前,即扫罗的时候那样,而那是多年不断出现的危机;神的子民为了邻国外邦人看为有价值的事物,出卖自己,直至一天只有戴维家可以拯救他们。这里已是第四次王室全被屠杀,只留下一个余种(二十二 10-11 ;比较 二十一 4 、 16-17 ,二十二 8 ),但这恶谋也意味着,在神的计划中,最后和最没有可能的人,结果会成为祂所拣选的人,像戴维一样(代上二 15 )。本文与路加福音第一章之相似,不应忽略。
第二十三章大部分从列王纪下十一章而来,但历代志作者却有他独特的见解。耶何耶大的计划极其周详远大,是过于人所能想象的。他把有影响力的领袖召集起来(二十三 1 ),又招聚犹大各地的人(二十三 2 ),对于他所作的事,声称是来自耶和华的权柄(二十三 3 ),并指称约阿施已是犹大王(二十三 11 )──把列王纪的版本夸大了。连续被 3 任国君所弃绝的,却因神和祂忠心的子民暗地里保存下来(像约阿施一样)。现在旧事重提: 3 次立约(二十三 1 、 3 、 16 ),重新确定以色列人与耶和华的基本关系。众民支持这行动(二十三 12 ),说明了亚他利雅的灭亡,而她所引入的外邦思想已遭摒弃,所有百姓都遵守戴维和昔日摩西的律例(二十三 16-18 )。这样,国位和圣殿都回复原样,这大变革带来了欢乐和安静(二十三 18-21 )。但从人的角度说,那是危险的事情。
历代志下
历代志下第二十二章
22:1
本章记新王亚哈谢。太后亚他利雅的势力极大,宗教政策未变,并继续与北国保持密切合作(3-4节)。新王在位只一年便为耶户所杀(9节),应验了先知以利亚的话(21:13-14)。约兰曾杀死自己的兄弟,现在他的儿子也为人所杀。
读本章时可参《王下》8:16-29;9:21-29。及11:13注。
22:2
依《王下》8:26,亚哈谢登基时的年龄应为22岁。一些希腊文旧约《七十士译本》的抄本及叙利亚文抄本都作“二十二岁”;否则,他的年龄会大过他的父亲约兰(参21:5及20节)。
22:8-9
8节的“众侄子”亦作“众亲属”或“众亲属之子”。王下9:12-14所说的兄弟,照本章1节所记均已死,而他的侄子则年幼,“众亲属”或“众亲属之子”较合理。9节约沙法的儿子为约兰,亚哈谢为约兰之子(参王下8章)。故“儿子”应作“孙儿”。
22:12
在犹大国的悠长历史上,一直是大卫的子孙作王,其间只有六年(主前841-835年)由约兰的王后亚他利雅执政。本节说“亚他利雅篡了国位”,作了女王。看《王下》11:1-3注。